全本小说网 >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 > 第541章 大顺国

第541章 大顺国

全本小说网 www.quanbentxt.co,最快更新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 !

    由米脂祭祖回来的第二个晚上,西安大顺皇宫内,李自成刚刚临幸过一名宫女,便有一名(原秦王府)小太监一路小跑的禀报道:“回禀皇上,诸位大人已经暖阁等候多时。”

    暖阁中,权将军汝侯刘宗敏、权将军泽侯田见秀、大学士信侯尚炯、大学士南阳伯顾君恩、军师归德伯侯方域早已经遵旨来到宫中。大家见李自成满面红光,兴冲冲的进来,便纷纷叩头行礼。

    李自成却是笑呵呵的拉着众人说道:“都是自家兄弟,莫要多礼,倒是今晚这个小娘皮滋味不错,果然是秦王府的宫女,细皮嫩肉,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,说的不错,王府的女子就是好,等以后咱们打下了北京城,将崇祯小儿的女人也玩一玩,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事。”刘宗敏也是分了数个秦王府的女人,其中滋味自然和李自成有相同感觉。

    “打北京,宗敏老弟真是我肚子里的小虫,我想什么,老弟你就说什么,那个军师,朕要的征讨檄文准备好了吗?”

    侯方域急忙从怀中取出了一卷黄色绢帛,呈给了李自成道:“皇上,这个便是讨伐暴明和明帝崇祯的檄文,请皇上过目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拍了拍侯方域的肩膀,威严的说道:“军师,读来便是。”

    这篇檄文稿是侯方域同一位投降的明臣拟就的。听到李自成让他宣读,于是他赶快恭敬地站起来,回答说:“檄文是经臣反复推敲,也请顾丞相与汝侯、泽侯、信侯看过,然后才上奏御前。只是这第一道东征檄文,关系极其重大,必须等皇上亲自斟酌,方敢刻版印刷。”

    随即,侯方域双手捧起缮写工整的檄文稿,用带着豫东口音的腔调,念道:“大顺倡义提营首总将军为奉命征讨事……。”

    对于侯方域的文采,李自成还是十分欣赏,尤其是水淹开封之后,侯方域在李自成大军与孙传庭作战中出了不少计谋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当侯方域读完檄文,李自成当即宣布,此檄文传遍天下,共同讨伐暴明和昏君。

    檄文既定,下面便是讨论作战计划。

    李自成顺手拿起了桌上的茶壶,咕咚咕咚灌了几口,便向刘宗敏问道:“你决定什么时候动身?”

    刘宗敏回答说:“本月二十日是黄道吉日,已经同军师和顾丞相商定,二十日从长安动身。东征的人马,如今都集中在韩城一带待命。少数部队,已经分三路渡过黄河。李过从米脂护驾回来,到蒲城时,皇上命他不必回到长安,他就从蒲城转路向东,先到韩城。他是先锋主将,想来会连夜赶路,如今说不定已经从韩城一带过河了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微眯双眼,思索片刻后点点头,随即向刘宗敏说道:“朕本来很想立刻率领大军东征,同你一起渡河。可是长安还有许多事情要办,你先走吧。按照既定方略,你替我提督各营,扫荡三晋。咱们在平阳见面,一起从太原北上,从大同往东,入居庸关到北京城下。咱们兄弟自从起义至今,转战十六年,马上就要攻克北京,大功就在东征之役。”

    刘宗敏说道:“明朝在山西的兵力空虚,大军进逼太原之前不会遇到大战。倘若一路顺利,不耽搁时间,看来三月初十左右,可以到北京城下。我如今担心的只有一件事……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你担心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刘宗敏接着说:“崇祯小儿会不会住南京逃跑?这可说不定。要是他逃往南京,事情就有些麻烦。”

    侯方域摇了摇头说道:“南京如今都不是崇祯的地盘了,他往哪里逃。再说了,只要我们进军神速,崇祯即使想逃亡南京,也来不及逃,捉了崇祯,下一步收拾江南就迅速多了。”

    顾君恩喃喃说道:“从前朝来看,一国皇帝逃往别处,名叫蒙尘。唐朝皇上就两次逃出长安,元顺帝也是逃走的。所以为今之计,只有进军越快越好。一路由山西直捣京师,另一路沿着黄河北岸进军河南、山东,截断崇祯小儿的退路,让崇祯想逃往江南也不是一件易事。”

    尚炯理了理发白的头发,嘴唇一咬道:“我想,以崇祯的性格,必然顾虑很多,他未必会轻易逃出北京。只要我大军突破居庸关,他决定逃走的时候,恐怕晚了。”

    刘宗敏点头赞道:“若是北京一破,崇祯亡国,陛下只需命一上将,率军南下,并差一重臣随兵前往,江南可传檄而定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这一刻豪情万丈,他笑着说道:“平定江南之后,下一步就该派大军出山海关,消灭满清这些狗鞑子。”

    “鞑子,皇上还是需要提防这些鞑子。如今鞑子的老皇帝已经死了,新皇帝刚刚登基,若是我军真能夺取北京,统一江南,便可一鼓作气打到盛京,活捉满清狗皇帝。”对于如今大顺军的实力,老神仙尚炯还是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“不过,江南之事,皇上还是不可掉以轻心,那卓青枫如今也是兵强马壮,情报所述他东征朝鲜和日本都得胜而归,何况咱们打到了陕西,结果襄阳和河南之地尽落他手,此仇不能不报,此贼不能不防。”

    刘宗敏却是不屑,:“军师真是涨他人威风,南京的镇军是厉害,但不过是仰仗火器罢了,如今咱们百万大军,只要得了北京,兵力可上两百万,到时大军南讨,还不是易如反掌。”

    最终,大顺军进攻计划:兵分两路,一路由李自成、刘宗敏统率,于占领平阳后攻取太原、宁武、大同、阳和、宣化、居庸关,进抵京师;另一路由刘芳亮率领大顺军左营,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后,即沿黄河北岸进军,先占领河南怀庆府,继占山西潞安府,东下收河南卫辉、彰德二府、然后北攻大名府,邯郸、邢台、河间攻取保定,会师北京。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,李自成在西安建国,国号大顺,改元永昌。颁布一系列措施巩固大顺政权。

    一、改西安为长安,称西京;以明秦王府为宫殿。追尊其曾祖以下为皇帝,母吕氏为太后,册封高氏为皇后,陈氏为贵妃。颁布为李自成和他的父、祖避讳的规定:“其一切文书避海、玉、光、明、印、受、自、务、忠、成等十字,不许用。”

    二、封功臣以五等爵。权将军、制将军封侯;果毅将军、威武将军封伯、子、男。汝侯刘宗敏、泽侯田见秀、蕲侯谷英、亳侯李锦(李过)、磁侯刘芳亮、义侯张鼐(李双喜)、绵侯袁宗第、淮侯刘国昌、信侯尚炯;南阳伯顾君恩、归德伯侯方域、光山伯刘体纯、太平伯吴汝义、巫山伯马世耀、武阳伯李友、平南伯刘忠、桃源伯白广恩、确山伯王良智、京山伯陈荩;子三十人,宁陵子田虎等;男五十五人,临朐男高一功等。

    三、更定官制。改内阁为天佑殿,设大学士平章军国事,以顾君恩为之,侯方域为军师。中央行政机构为六政府,襄阳时期六政府只各设侍郎一人,此时增设尚书、侍郎;属员改郎中为中郎,主事为从事。翰林院为弘文馆,六科为谏议大夫,御史为直指使,尚宝寺为尚契司,太仆寺为验马寺,通政司为知政使。

    三、在军制上,定五营的名称为中吉、左辐(辅)、右翼、前锋、后劲;旗纛前营为黑色、后营为黄色、左营白色、右营红色、中营青色。军职虽仍设权将军、制将军、果毅将军、威武将军、都尉、掌旅、部总、哨总等官,但在级别上重新作了厘定。

    四、在经济方面,除了继续坚持“三年免征”赋税的政策以外,还对明朝官绅实行追赃助饷,即没收明朝官员士绅钱财充作政府经费和军队粮饷。开炉铸造永昌通宝,大钱值白银一两,另铸当十、当五钱。

    五、开科取士。为了搜罗人才担任各级官员,由礼政府“设科目试士,宁绍先充考官,用《定鼎长安赋》为题,拔扶风举人张文熙为第一”,中式者授以府、州、县官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。